DCMM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联合产学研机构共同研制,于2018年正式发布。该标准融合国际数据管理理念(如DAMA DMBOK)与中国企业实践,旨在通过系统化评估模型,帮助企业诊断数据管理短板、规划能力提升路径,终实现数据驱动的业务创新与价值转化。
核心背景
行业需求: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但多数企业面临数据孤岛、质量低下、安全风险等问题。
政策推动:2022年工信部发布《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工作方案》,明确将DCMM作为企业数据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
DCMM标准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将企业数据能力划分为8个核心能力域和28个关键过程域,并设定五个成熟度等级(初始级、受管理级、稳健级、量化管理级、优化级),构建了完整的评估体系:
1. 八大能力域
DCMM定义了数据管理的八大核心能力域,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2. 五级成熟度模型
DCMM认证分为五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
初始级(1级)→ 受管理级(2级)→ 稳健级(3级)→ 量化管理级(4级)→ 优化级(5级)
不同等级对企业的数据管理能力、组织规模及业务成熟度要求逐级提高
(一)、适用企业类型
• 数据密集型企业:金融、通信、互联网、医疗等高数据依赖行业。
• 数字化转型企业:寻求通过数据驱动业务增长、流程优化的制造、零售等传统企业。
• 政府及公共机构:智慧城市、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主体。
• 供应链核心企业:需协同上下游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龙头企业。
(二)、核心价值
1.提升数据管理能力
系统性诊断企业数据战略、治理、质量等八大领域短板,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规范管理。
2.获取政策红利
多地政府提供高50万元资金补贴,认证企业可优先参与数字化转型试点,并在招投标中获资质加分。
3.增强市场竞争力
权威认证背书提升客户信任度,尤其在金融、政务等高合规领域,助力企业拓展业务场景与商业模式创新。
4.降本增效与风险控制
优化数据架构减少冗余投入,降低运营成本20%-30%;完善安全机制保障合规,规避数据泄露风险。
5.树立行业标杆地位
高等级认证(4-5级)企业可主导行业标准制定,抢占数据要素市场先机,强化生态话语权。
(一)、基本资质要求
(1)企业主体资格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若为分支机构,需上级法人单位出具数据权属证明);
注册地需在申报区域(如陕西省、西安市等)且持续经营≥1年(部分区域要求≥2年);
未被列入过往或省市级DCMM试点名单。
(2)经营合规性
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及不良信用记录;
财务状况良好,需提供近三年财务审计报告(如二级要求年营收≥100万元,三级≥1000万元)。
(3)数据管理基础
已建立初步数据管理制度,覆盖至少4个核心能力域(如数据治理、安全、质量等);
具备数据管理工具(如数据治理平台、质量监控系统)的软著或采购合同证明。
(二)、各等级对应申请条件
企业资质类:
承诺函
营业执照副本
独立法人资格证明
财务与人员证明:
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近3个月社保缴纳记录
数据管理基础证明:
数据量声明文件
数据管理制度文件
数据管理相关工具采购合同或软件著作权证书
(三)、加分项材料(提升评估通过率)
1.资质类
DCMM数据管理师证书。
国家大数据系统质量检测报告(证明工具合规性)。
2.技术类
数据领域发明专利或团体标准参与证明。
数据治理相关产品检测报告(如第三方实验室出具)。
(四)、注意事项
材料真实性:虚假材料将导致认证失败,且可能被列入信用黑名单。
政策动态:部分地方政府对高等级认证提供资金补贴(如深圳对四级及以上奖励50万元),需提前咨询。
有效期与维护:证书有效期为3年,需每年接受监督评估并提交更新材料。
DCMM评估流程主要分为评估准备、正式评估、结果评议与认证三个阶段,整体周期通常为3-6个月(具体时长因企业规模、目标等级及整改效率而异
微信号:Siterui888888
添加微信好友,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