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37001的诞生与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CPA)密切相关。FCPA通过国际组织形成多边公约,推动了全球反贿赂意识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英国发布了国家标准《反贿赂管理体系规范》(BS 10500:2011),并于2013年向ISO提出制定ISO 37001的提案。ISO 37001于2016年10月15日正式发布,旨在帮助各组织在其自身业务及其整个全球价值链中打击贿赂风险。
ISO 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反贿赂政策和程序:组织应建立明确的反贿赂政策,并确保其与国际和国内反贿赂法律一致。
2.领导层的承诺与参与:领导层应在反贿赂努力中发挥积极作用,并给予关键支持和资源。
3.风险评估和管理:组织应进行贿赂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
4.尽职调查:对项目和业务伙伴进行风险评估与尽职调查。
5.财务、采购、商业和合同控制:实施充分的财务控制措施,在采购、运营、销售等非财务方面加强控制。
6.反贿赂培训:持续不断地开展反贿赂教育培训,提升全员反贿赂意识。
7.报告、监测、调查和审查:建立汇报程序和调查处理机制。
8.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并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1.法律风险缓释
满足多国立法要求(如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美国FCPA),降低刑事处罚与天价罚款风险。
2.商业竞争力提升
据毕马威调研,83%的跨国企业在招标中将合规认证列为供应商准入硬性指标。
3.运营成本优化
预防性投入可减少危机处理成本。埃森哲案例显示,ISO认证企业平均节省30%的合规支出。
4.品牌资产增值
获得EcoVadis等国际评级机构ESG评分加分,助力绿色融资与资本市场表现。
5.全球化扩张加速
通过单一认证满足多国合规要求,缩短新兴市场准入周期。
6.文化转型驱动
建立“零容忍”廉洁文化,降低员工道德滑坡风险。
(一)、核心材料
1.体系文件:
反贿赂方针、手册、程序文件(风险评估、尽职调查、举报机制等)。
2.运行证据:
贿赂风险评估报告;
商业伙伴尽职调查记录;
礼品/招待/捐赠审批记录;
财务控制记录(报销、采购等);
培训记录(内容、签到、考核)。
3.内审与管评:
内审计划、报告、纠正措施跟踪;
管理评审输入/输出记录及行动项。
4.合规证明:
适用法律法规清单及合规性评价;
举报处理记录(保密)。
5.组织信息:
营业执照、组织架构图、体系范围声明。
关键原则
真实性:材料需反映实际运行,严禁临时编造。
完整性:覆盖标准所有适用条款。
持续性:获证后需维持体系并接受监督审核。
注:具体材料要求以认证机构为准,建议提前沟通确认细节。
(二)、申请条件
1.合法实体:依法注册并运营的组织。
2.体系建立:
已建立符合ISO 37001标准的反贿赂管理体系文件(政策、程序等)。
明确体系覆盖范围(组织边界与活动)。
3.有效运行:
体系实施≥3个月,覆盖所有适用部门/场所。
高管理者承诺并分配资源。
4.内部审核:完成体系内审,报告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
5.管理评审:高管理层评审体系绩效、合规性与有效性。
6.无重大未决贿赂事件:若发生事件,需证明已采取纠正措施。
以下为ISO 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认证办理流程的标准化流程图(基于国际通用认证程序)
注意事项
1.时间周期:
首次认证全程约4-6个月(含体系运行期)
单个不符合项整改不得超过90天
2.关键失败点:
文件与实际运行脱节
高管理者未参与管理评审
未覆盖高风险商业伙伴(如代理商、供应商)
3.证书维护:
监督审核未通过将暂停证书
重大贿赂事件需48小时内通报认证机构
微信号:Siterui888888
添加微信好友,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