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3485《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专用于医疗器械行业的独立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现行版本为ISO13485:2016,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建立系统化的质量管理流程,确保医疗器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满足全球医疗器械法规的合规性要求。
适用对象包括:
医疗器械制造商(涵盖I类、II类、III类产品)
灭菌服务提供商
原材料供应商
分销商及进口商
临床研究机构
软件即医疗器械(SaMD)开发商
1. 法规主导的质量框架
区别于ISO9001的通用性要求,ISO13485强调与医疗器械法规的深度整合,要求企业建立:
•法规识别与更新机制(如FDA 21 CFR Part 820、欧盟MDR/IVDR)
•产品注册档案管理系统
•上市后监督(PMS)体系
•警戒系统与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2. 风险管理贯穿全生命周期
基于ISO14971标准要求,企业需建立:
•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风险管理文档
•生产过程风险控制矩阵
•上市后风险再评价程序
•风险/收益分析工具应用
3. 可追溯性强化管理
实施UDI(唯一器械标识)系统,建立涵盖以下要素的追溯链:
•原材料批次追溯
•生产过程参数记录
•灭菌批号管理
•分销渠道追踪
•客户使用信息反馈
4. 特殊过程验证
针对关键工艺(如灭菌、洁净室操作、软件验证)实施:
•IQ/OQ/PQ验证流程
•统计过程控制(SPC)
•年度再验证计划
•变更控制管理
对企业:
•降低产品召回风险(统计显示可减少42%质量事故)
•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平均加快30%注册审批)
•实现全球市场准入(覆盖欧盟CE、美国FDA等120+国家)
对行业:
•提升医疗器械供应链可靠性
•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构建国际互认的质量基准
(一)、申请材料清单
核心文件:
辅助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及生产/经营许可证;
组织架构图与岗位职责说明;
设备清单及校准证书;
员工培训计划与考核记录。
(二)、申请条件
1.企业资质要求
合法注册的医疗器械相关企业(制造商、供应商、服务商等);
产品范围明确,符合医疗器械定义(含软件即医疗器械SaMD)。
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已建立符合ISO13485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至少运行3个月以上;
完成完整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并保留相关记录。
3.法规符合性
识别并遵守目标市场的医疗器械法规(如欧盟MDR/IVDR、美国FDA QSR);
具备产品注册或备案资质(如CE证书、FDA 510(k))。
4.风险管理
依据ISO14971建立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流程,并形成文件化证据。
5.可追溯性
实现产品从原材料到终端用户的全程可追溯(需符合UDI要求)。
ISO 13485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办理流程通常遵循以下核心步骤,主要围绕建立、实施、审核和维持体系展开:
微信号:Siterui888888
添加微信好友,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