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内涵
• 诚信文化:倡导企业将诚信纳入核心价值观,营造全员参与的诚信文化氛围。
• 制度规范:建立覆盖合同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环节的诚信管理制度。
• 行为准则:要求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商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杜绝虚假宣传、欺诈等失信行为。
• 动态监测:通过定期评估和信用修复机制,持续改进诚信管理体系。
2.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以下企业场景:
• 参与招投标、政府采购或需展示公信力的企业;
• 需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 需规范内部管理、防范信用风险的机构。
2.1 对企业的价值
提升市场竞争力:诚信资质可成为投标、融资、国际合作的重要加分项。
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因失信导致的法律纠纷、赔偿及声誉损失。
增强员工归属感:诚信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吸引高素质人才。
2.2 对社会的贡献
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交易成本与社会治理难度。
1. 认证流程
预评估(差距分析)
文件评审
现场审核(覆盖管理层及3个以上部门)
认证决定(有效期3年,每年监督审核)
2. 战略价值矩阵
维度 | 具体效益 |
---|---|
市场竞争力 | 招标加分(高可达5分)、优先纳入政府采购名录 |
融资能力 | 银行授信额度提升20%-30%、债券发行利率降低15-30BP |
运营效率 | 供应商纠纷减少40%、客户投诉响应时间缩短50% |
品牌溢价 | 消费者支付意愿提升18%、ESG评级提升1-2级 |
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从以下方面推进:
1.高层推动:管理层需主导诚信文化建设,确保资源投入;
2.全员参与:通过培训强化员工诚信意识,明确岗位责任;
3.技术赋能:利用数字化工具(如区块链存证)提升诚信管理效率;
4.持续改进:定期开展内审与管理评审,动态优化体系。
(一)、申请材料
向CNCA批准的认证机构提交:
1.基础文件:
认证申请书(签字盖章);
营业执照/登记证书副本(加盖公章);
适用时,相关行政许可证明。
2.体系文件:
诚信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标准强制要求的程序);
诚信方针、目标及配套制度(如合同管理、失信应对制度)。
3.运行证据:
内部审核报告及记录;
管理评审报告及记录;
≥3个月的关键运行记录(如培训、风险管控、投诉处理、合规评价)。
4.声明文件:
无重大失信行为自我声明;
守法合规承诺书。
(二)、申请条件
1.主体资格:依法登记注册并正常经营的法人组织。
2.体系运行:
建立符合GB/T 31950的文件化诚信管理体系;
体系有效运行≥3个月,并提供运行证据。
3.信用记录:
未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名单或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近一年无重大经查实的失信事件(如欺诈、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严重违法)。
4.内部机制:
完成覆盖全体系的内部审核;
高管理者完成管理评审。
5.合规承诺:承诺遵守认证规则,接受审核监督。
根据GB/T 31950《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认证规范,认证流程严谨且标准化,核心步骤如下:
微信号:Siterui888888
添加微信好友,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