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琳琳:需求和价值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向传统工业行业渗透和融合 |
新闻类别: 行业动态 浏览量:1676 |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浪潮下工业体系和互联网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日益成为各国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普遍选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自《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依托我国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产业各方响应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从概念普及进入实践生根阶段。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着重围绕设备/产品管理、业务和运营优化、社会化资源协作等业务场景,向传统工业行业渗透融合,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创造新价值等方面成效初显,成为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途径。能源、机械、电子、电力、石化、钢铁等行业是当前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主力军,鉴于各行业两化融合水平、生产特征、发展需求等不尽相同,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侧重点、发展路径存在较为明显的行业差异。
电力、电子、家电等两化融合水平较高的行业,从发展基础看,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知识积累基础较好,开展升级改造的难度相对较低,具备建设和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能力优势和成本优势。从发展需求看,这些行业本身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阶段迈进,能更有效地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新技术、新解决方案,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新竞争优势,开辟发展新空间。
电力行业,尤其是新能源行业,一方面由于设备地理位置偏僻,分布分散,管理和维护难度大、成本高;另一方面功率预测和安全问题导致并网吸纳难,弃电率居高不下。电力设备制造商、大数据服务商与发电企业开展合作,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源、网、荷实时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建模,开展体系性的调度、管控服务,实现新能源“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区域化检修”新模式,新能源并网率与整体用电效率大幅提高,有效解决了设备远程维护、新能源并网消纳等老大难问题。某风电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可提前72小时进行零部件故障预警,降低90%次生事故,每年降低设备运维成本上亿元。
家电行业,消费者对家电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需求不断提升,然而由于传统方式缺乏对市场需求精准把握,传统研发和生产方式也不足以满足快速迭代的消费需求。家电企业通过打造智能化互联工厂,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消费端、生产端和供应链资源,实现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的数据闭环,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满足用户需求。某家电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产品定制占比高达76%、研发周期缩短50%、交付周期缩短50%、用户口碑提升30%。
钢铁、石化、医药、食品等流程行业,生产技术相对成熟,自动化水平较高,产品类型和工艺过程相对固定。但由于高耗能、高排放、高危险、工艺复杂等行业特点,满足节能、环保、安全、质量等要求是企业生存之本。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为能源管控、安全管控、工艺优化和质量管理等提供了更精细化的解决方案,提升了企业整体精准管控水平。
例如,某石化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运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优化炼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动态调节炼化过程中原油、燃料、催化剂的用量,实现产耗最优。某钢铁企业基于平台构建了高炉机理模型和数字孪生系统,从而实现高炉“黑箱”可视化,有效指导工人科学操作,实现工艺优化,提升20%冶炼效率,提升20%质量稳定性,减少碳排放20000吨。某钢铁联合企业基于平台开发了高炉煤气智能平衡系统,实现煤气智能联调运行,每年可减3%高炉煤气排放,节约能源约1700万元。
以交通设备制造、机械、服装等为代表的行业面临结构调整、需求放缓、同质化竞争激烈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提供产品+服务等增值服务,开展服务化转型,是企业获取更大价值空间、提升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
机械制造行业,一方面基于平台对设备资产进行在线实时监控、故障分析、预测性维护、远程运维等管理,提供数据增值服务。另一方面,基于对用户使用数据的分析与价值挖掘,围绕高价值设备提供租赁、保险、信贷等服务,推动形成社会化资源协作、产融结合等新模式。例如,某交通运输设备生产厂基于平台构建大数据智能运维系统,通过轨道旁测实现列车不停车自动检测实时状态数据,利用人工智能识别车辆故障,减少了39%的检查工时、运维人车比下降20%、车辆可利用率提升3%。某机械制造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线发布闲置设备能力,拓展设备租赁新业务,有效降低设备闲置成本1500万元。
服装行业,一方面用户需求多元化程度加深,服装行业订单小批量、多品种趋势愈发明显,传统生产模式造成大量库存积压;另一方面,受原材料、人工等资源要素价格上升的影响,服装行业利润空间遭受持续挤压,亟需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通过动态协作,降低总体成本。因此,服装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消费者、品牌生产企业以及配套企业资源,为客户提供按需定制服务。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虽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发展初期,并非所有行业企业都有意愿、有能力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转型升级。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工业企业难以找准具有高价值的平台应用切入点。二是平台应用成本较高、企业改造周期较长,中小微企业期望获得更具经济价值的解决方案。三是工业行业技术、资本等门槛较高,平台解决方案尚不成熟,复制推广难度相对较大。因此,亟需按需引导,分行业分领域开展试点示范,打造典型应用场景,逐步形成平台化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应用和市场的融合、迭代、螺旋式发展,加速重构工业互联网发展格局。
(一)按需引导,分类施策
分行业、分领域滚动制定工业企业业务需求图谱,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策略,以数据为核心,对工业企业应用平台的战略决策、组织变革、技术创新给出方法体系,指导各行业企业合理定位平台价值、明确实施流程、有序实施数字化转型,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理论和模式。
(二)加强试点示范引路
组织开展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应用试点示范,通过政策支持、资金补助、基金引导等方式,鼓励有基础、有需求、有动力的企业基于平台开展业务优化和模式创新。深入挖掘行业典型模式,总结经验,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技术先进、模式成熟、价值凸显的解决方案。
(三)构建培训和宣传体系
搭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交流合作平台,构建知识共享平台,分级分类开展专题培训,统一社会各界认知,促进经验交流和成果共享。举办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户体验活动,分享展示最佳实践案例和解决方案,研讨基于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新方法。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跟踪研究,开展企业评估诊断、政策绩效评价、平台应用效果评价等工作,为提升政府决策水平、优化配置资源、实现最大效益提供依据。
文章来源:两化融合服务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