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基建”怎么建?“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瞄准融合发展
新闻类别: 行业动态 浏览量:1671

国家发改委今天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型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当然,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化研究、强化统筹、完善制度,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


二是优化政策环境。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四是做好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通过试点示范、合规指引等方式,加快产业成熟和设施完善。推进政企协同,激发各类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部署建设和融合应用的互促互进。


“新基建”内涵被首次明确,不仅包含以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也包括深度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建转型升级的融合基础设施。“新基建”到底应怎么建?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主办的“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题座谈会上,政产学研代表认为,下一步要补齐基础软件与工业软件短板,推动“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融合发展。


“我国目前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短板弱项,我们必须要改变这样的现实,促进软件产业的全面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宇燕在会上坦承。


杨宇燕表示,下一步工作需要解决几个重点问题:一是开发出通用的图形化编程工具,这将有利于工程师将工业技术和知识通过软件进行沉淀;二是提高软件产品及服务的盈利性,开展软件价值的评估工作;三是借鉴互联网软件的成功经验,培育体系化创新能力,推动工业互联网软件健康发展。


“要做好疫情之下复工复产的软件支撑工作,不断实施工业互联网软件技术攻关,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APP生态体系,深度优化工业互联网APP发展环境,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创新能力,全面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杨宇燕强调。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表示,新冠疫情加速了工业生产方式和组织范式的变革,推动了工业互联网和智能软件的快速发展。“我们应把握难得的窗口机遇期,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及智能软件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传统工业体系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带动新动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


徐晓兰表示,未来将深入探讨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在各个行业中应用,提炼共性技术,打造开发者社区,构建更加集约的生态,探索国家在软件方面突围的创新模式。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看来,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要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攻坚目标,加强工业软件研究,以数字孪生技术/平台作为工业软件的一个载体,促进工业互联网和工业软件深度融合发展。


“软件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推手,在人机物融合计算的新时代,软件亟需形态观、价值观与生态观。”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也提到融合发展的重要性。